流血了,要及时止血
血液
血液的用途:
- 为身体各处输送氧气,主要由红血球负责。
- 输送营养,例如葡萄糖、氨基酸、脂肪酸等。
- 带走废物,例如二氧化碳、尿酸、乳酸等。
- 提供免疫功能,由白血球及抗体负责。
- 信息功能,例如激素及组织损坏讯号。
- 调节体内的酸碱值。
- 调节体温。
- 液压功能。
人体的血管分为:毛细血管,静脉血管,动脉血管,
血液分为:鲜红色的动脉血,深红色的静脉血。
出血
出血分为:
- 按照是否可见:
- 外出血(看得见的出血)
- 内出血(看不见的出血)
- 按照出血部位:
- 动脉出血(鲜红色,喷射状)
- 静脉出血(暗红色,泉涌状)
- 毛细血管出血(鲜红色,渗出)
高危场景
内出血:被高速物体碰撞,疾病等导致的内部脏器破损等
外出血:被尖锐的物体刺伤,如刀具,碎玻璃片,骨折后的断骨等
识别
内出血:吐血,咯血、呕血、便血、尿血等,如果出现寒冷的感觉,需要注意内出血导致的休克。
外出血:观察患者的身体有无明显的出血情况,一般经过初步排查即可判断。
静脉出血:出血呈暗红色,持续不断涌出。
动脉出血:血液呈鲜红色,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。
处理
内出血:静卧,拨打急救电话,及时就医。
外出血:观察出血情况,及时止血。
轻微出血:轻微擦伤,一般属于毛细血管出血,可自行止血。可涂抹碘伏进行消毒,避免感染。
静脉出血:用敷料纱布和医用弹性绷带,止血包扎。
动脉出血:情况一般比较危急,出血部位在四肢时,出血量大,加压止血无效时,可使用止血带。
注意
伤口出血需要及时止血,急救现场清理可见的异物和脏污即可,无需过度清理伤口。 使用止血带,需经过专门的培训,请勿在正常人身上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