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

地震


伤害

···

直接伤害

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;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;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;被地光烧伤。

···

间接伤害

地震引起的火灾、水灾、毒气泄漏、危险品爆炸等。


避震原则

一要因地制宜,每个人所处的状况千差万别,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。

二要行动果断,避震能否成功,就在千钧一发之间,容不得瞻前顾后,犹豫不决。

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,不要擅自行动,擅自行动,盲目避震,只能遭致更大不幸。


避震要点

震时是跑还是躲?

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: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,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。

这是因为,震时预警时间很短,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,再加之门窗变形等,从室内跑出十分困 难;

如果是在楼里,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但若在平房里,发现预警现象早,室外比较空旷,则可力争跑出避震。

···

躲避

室内结实、不易倾倒、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,开间小、有支撑的地方;

室外远离建筑物,开阔、安全的地方。

···

避震姿势

趴下,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,脸朝下,不要 压住口鼻,以利呼吸;

蹲下或坐下,尽量蜷曲身体;

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,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,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。

···

保护身体重要部位

保护头颈部

低头,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;

有可能时,用身边的物品,如枕头、被褥等顶在头上;

···

保护眼睛:低头、闭眼,以防异物伤害;

保护口、鼻:有可能时,可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,以防灰土、毒气。

···

避免其他伤害

不要随便点明火,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;

要避开人流,不要乱挤乱拥。

无论在什么场合,街上、公寓、学校、商店、娱乐场所等,均如此。

因为,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,反而可能因跌倒、踩踏、碰撞等而受伤。


如果被埋压怎么办

大地震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,被埋压者所处的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;

等待救援,需要一定时间;

因此,被埋压人员要尽可能改善自己的处境,稳定情绪,设法脱险。

···

先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,保持呼吸畅通,尽量挪开脸前、胸前的杂物;

清除口、鼻附近的灰土;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,用湿衣物捂住口、鼻。

···

改善环境,消除危险因素

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、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;

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,扩大活动空间;

注意,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,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;

设法用砖石、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,以防余震时造成新的危害;

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,包括电源、水源等;也不要使用明火。

···

设法与外界联系

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;

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、墙壁,以发出呼救信号。

试着寻找通道,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光亮;

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,判断从哪个方向有可能脱险;

试着排开障碍,开辟通道;

若开辟通道需费时过长、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,应立即停止,以保存体力。

···

保护自己,等待救援

如果暂时不能脱险,要耐心保护自己,等待救援。

保存体力,不要大声哭喊,尽量闭目休息;

不要勉强行动,待外面有人营救时,再按营救人员的要求行动。

维持生命 寻找身边的食物和水;

节约使用食物和水;无饮用水时,可用尿液解渴。

如果受伤应想办法包扎、止血;防止伤口感染;

尽量少活动。

被救出后应按医生要求保护眼睛,长时间处在黑暗中的眼睛不能受强光刺激;

进水进食要听医嘱,以免肠胃受到伤害。

results for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