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··
由于踩踏事故多发生在重大聚会现场,人数众多,秩序极度混乱,人群失去控制。
主要的致伤因素有撞击、挤压、碾挫,以及烧烫伤等因素,
这些因素可单独发生在某个伤员身上,
也可能几个致伤因素同时作用在一个伤者身上,造成多发伤。
···
集体在强大暴力作用下,一般伤情比较严重,
伤者多见多脏器损伤,如颅脑损伤、血气胸、肝脾破裂、肢体及肋骨骨折、脊柱损伤等。
伤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。
最初受伤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救助,混乱中遭受反复踩踏,伤情不断加重。
···
人员密集场所要特别注意安全,要遵守秩序,切忌拥挤,
特别是那些自我保护能力低的老人与孩子,
最好不要去凑热闹,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要注意避让,及时离开。
···
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,要熟悉周围的环境,
了解集会场所的大门、安全通道、楼梯以及紧急疏散出口等方位和特征,
以便在危及情况时,不迷失方向,顺利出逃。
···
应激状态下需要的是清醒、冷静的思考与适度的紧张,
应该以最初的姿态保持原地不动,
在确认和辨识周围位置及心绪镇定后方可移动,切记不可盲从。
···
公共场所发生大混乱时,尽可能地利用地形地物,选定逃生路线,尽快远离人群。
当卷入混乱的人流中时,最好趁早将领口、领带解开,不要将手插入口袋;
多人一起行动时,可采取肩并肩、手拉手的方式,脚要站稳,用肩和背来承受外来的压力,避免被挤倒;
如果在地铁或剧院、楼道等封闭空间,应马上退到墙边墙角或其他有所依托的位置,以防被人挤到踩伤。
···
应急自救与互救的能力源于素质,
而素质源于培训,
在平时就应加强应急自救与互救经验、知识和技巧的教育和培训,
这是提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的基础。